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强调,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服务水平和岸电使用监管能力。鼓励“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及设备迭代升级。推动码头运载设备电动化,提升新能源水平运载设备比例。
智慧港口是指在现代港口设施的基础上,实现港口现有的设施智能化,其打破了传统港口的物理隔离,实现了港口供应链的所有资源和各活动参与方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调。
近年来,我国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56.8亿吨、港口
集装箱吞吐量近3亿标箱,同比分别增长0.9%、4.7%,较十年前分别增长33%、56%。
港口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这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得益于人工智能、
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港口成为港航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智能化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内各大港口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积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在日前举办的“丝路海运”港口智能化论坛上,多位专家也纷纷表示,智慧港口改造是适应国家政策的一个必然选择,建设一流港口要求港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聚焦智能装备,大力提升港口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水平,行业内首次实现基于自动操作、数字仿真、远程监控、无人值守的翻、堆、取、装全流程设备智能控制和基于5G+语音识别的装船机智能操控。以发挥港口在集团一体化产业链中的枢纽作用为核心,加快生产智能化调度平台建设,协同港口上下游环节的计划编制,实现对设备运行和装卸作业的一体化调度以及港口生产管理与决策分析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有效助推北部湾港数字化转型。北部湾港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集装箱堆场自动化改造、散货自动化堆场建设、港口信息化建设、港口数字化运营(OCC)等方面,通过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识别记录关键节点,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角色、职责、过程和结果可视、可追溯,支撑供应能力,对外提升客户满意度,对内提升整体运营效率,达到“提质、增效、控风险、客户满意”的目标。
在天津港北疆港区“智慧零碳”码头,十余辆蓝色“智能拖车”在一艘艘靠泊巨轮边往来穿梭,这就是天津港集团联合其他企业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船舶靠岸后,一辆辆运输机器人便按照系统指令,驶入自动化岸桥边上的指定位置,与预定位置的误差小于3厘米。随后,岸桥上的吊具将集装箱从船上起吊至40多米高,快速精准地落在运输机器人的车架上。
在钦州港自动化码头,一批装有汽车配件的集装箱被缓缓吊入船舱,装船完毕后将驶往国外。“这批集装箱放行后,从进入卡口到装船,仅用80分钟。相比传统人工码头,自动化码头的作业效率可提高约30%,操作人员可减少90%。”钦州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一期已投产运营,配备自动化装卸设备及水平运输设备,搭建了智慧安防系统、智能运维平台系统,集装箱码头实现了高度信息化、标准化。
智能化程度已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大港口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积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实现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便利化和业务效率。